
餐厅菜品定价是一个常常让老板感到头疼的事。价格定高了,卖不出去,赚不到钱;定低了,收益太薄,依然赚不到钱,今天记者就来推荐一下餐饮菜单定价的三大方案。
老张开了一个小饭店,主要客群是饭店附近几个小区居民。然而,开始营业一段时间后,客户纷纷反映饭菜太贵,自然也就不再来就餐。
无奈之下,老张只好降价,但一个月后计算营业额时,老张发现饭店是亏本状况。
菜品价太高没客户上门,菜品价太低又会亏本,到底要怎么样定价呢?
适当的定价是餐厅维持竞争优势的第一步,然而餐饮界的不少小白,菜品定价十分随便,这个10块那个20,基本完全凭感觉,如此如何能抓住客户的心呢?
这里有几种定价的办法,各位餐饮人可以学一学
随行就市法最简单
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定价办法,具体办法是:采集餐厅周围同行的菜单价格,然后结合自己具体状况拟定菜价。如此既能够防止价格过高,买家买不起,也能防止因价格过低而使买家对菜品品质产生怀疑。
运用随行就市法定价时,必须要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,买卖不好的餐厅、品类相差过远的餐厅不合适作为价格参考对象。
系数定价法控本钱
餐厅经营者要想把门店的本钱控制在肯定的范围内,采取这种办法就做合适。
假如某餐厅老板计划把菜品本钱控制在40%,那样定价系数就是1/0.4=2.5,菜品的价格就等于菜品的本钱乘以定价系数。
举例,假设一盘番茄炒鸡蛋的本钱是4块钱,根据40%的本钱率,即2.5的定价系数来计算,这盘番茄炒鸡蛋的定价就是4*2.5=10元。
然而这种办法有个弊病,即需要经营者对于本钱率的估计比较合理,因此这种办法更合适比较有经验的餐饮老人,而不太合适小白。
定价尾数有奥妙
商场有一种容易见到的价格现象,不少产品的价格都是以9结尾的,9.9、99、199等价格很容易见到。
以9结尾的价格容易给人一种错觉,这件东西并非非常贵。譬如199和200,虽然只差了1块钱,但在买家心里199代表100多块,而200就意味着200多块,买100多块的东西显然合算多了。
同样地,这个定价方案也适用于餐厅的菜品,不过餐厅主要用到的是2和7这两个数,由于餐厅消费的客户,一般都会以5作为标准衡量菜品的价格。
假如一道菜定价为22元,就会让客户感觉,这道菜还不到25,比较实惠。尾数是7呢?譬如27,就叫人感觉和25、26差不多;但假如定价28元,买家就会觉着这道菜和29元、30元差不多,消费的意愿就降低了。
结语
上述所说的三种办法是几种容易见到的菜品定价办法,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价格菜品在菜单上的排列顺序也是有讲究的。
不少餐厅习惯上把相同价格的菜品放在一块,以为如此可以便捷客人点餐,其实不然。假如买家不想点高价菜,他就会直接把高价菜的菜单略过,只关注底价菜所在的地方,如此餐厅的客单价就会变低。
假如把价格不一样的菜品分散在不一样的页面,状况就会不同。不管客户想点什么价格的菜,他都需要把整本菜单看完,如此一来每种菜品的揭秘率就增加了,同时也便捷员工推荐高价的特点菜。